身為七年級世代,從小被灌輸的教育就是要有「一技之長」
認為「專業化」是現今社會的「理所當然」
然而,根據《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在她的著作裡提到「斜槓」一詞
形容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
而是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分的多元生活
也讓「斜槓青年」成了「追求無邊界人生」的新代名詞
《許匡匡》、《林韋達》
上周六參加四位藝術家的講座
第一場是由《許匡匡》和《林韋達》兩位藝術家從繪本中探討如何實踐自己的職業夢想
以及聊聊除了藝術家身分以外的「斜槓生活」
我覺得這講座挺有意思的
用「Slash」代表著「同時、也是」的意思
一邊聽演講同時我也思考著同樣的問題
藝術家跟部落客在工作某一層面來說頗為相像
透過不同商品性質媒合能看到每個時期不一樣的心境作品
再來,我覺得藝術家和部落客同是接案性質的工作
當沒有穩定的接案來源就很容易出現(收入)空窗期
在面對空窗期是否能靠儲蓄來過日子都是創作人會面臨到的問題
小時候總聽過「靠畫畫怎麼能有穩定收入養活自己?」
或「有多少的藝術家家都是死後才成名」諸如此類的話
不過聽完許匡匡和林韋達兩位藝術家的故事後發現在現今社會中藝術家其實與我們生活是如此地靠近
有可能是我們櫃子裡的某一本繪本、也有可能是電視上看見的舞台劇
甚至是手機裡的電玩動畫...等等,這些都是來自不同領域藝術家的創作
▼ 林韋達藝術家與小日子特輯合作的插畫系列
▼林韋達作品:『台灣博物館-阿農的奇幻冒險』
#上為平面插畫圖,下為台灣博物館實景牆面圖
#左為與公視戲劇合作「奇蹟的女兒」所畫的插圖
#右為三立電視台灣台「魔法列車」角色設計
▼林韋達的一百種練習圖文創作作品
關於【100種練習】故事請看: https://goo.gl/tGfJqr
除了能從筆墨中發現許匡匡與林韋達兩位截然不同個性的藝術家在繪圖風格上的差異之外
能在這場講座中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故事和合作契機也是這天最大的收穫!
比如:【我是一顆小星星】描述在班上總會出現一位邏輯與個性和大部分同學很不一樣的孩子
有可能是速度慢半拍、有可能是個性孤僻
這些都是因為他活在自己的小行星裡而與眾不同
許匡匡笑著說:「如果這本有機會譯為英文繪本,注音符號對(外國人)他們來說應該也是個天文符號吧 :)」
▼許匡匡分享她的故事分鏡手稿
▼除了繪本創作外,許匡匡也從事實驗高中插畫創作老師的斜槓工作
追蹤兩位藝術家粉絲團
《米蘭歐森》、《保羅先生》
下半場則是兩位不務正業的寫實插畫家
尤其是「米蘭歐森」帥氣的外型一現身立刻引起一陣騷動😅
與上半場活潑的演講氣氛相較起來米蘭歐森談吐間給人的感覺就憂鬱許多
米蘭歐森的斜槓人生除了圖文插畫家之外
私下其實是一位專為特種行業女性化妝的彩妝師
因為工作性質使他的創作擁有許多不同面向
有幽默幼稚也有歡樂憂鬱,也以變態和情色加以呈現血淋淋的人生與內心世界
▼因為色盲而在創作上受到許多侷限,
他的色筆必須加以註記才能貼近大家所看見的色彩
講座的另一個高潮就是後台突然現身的『曲家瑞』媒體作家
她緩緩走向台上並往觀眾席方向拍照
後來才知她是特地北下參加米蘭歐森在台中軟園的講座
結束後大家一窩蜂的前去與米蘭歐森合照,意外成了小型粉絲見面會XD
其實我是衝著想看保羅先生真面目而報名參加講座的
我很喜歡保羅先生那些簡單、逗趣又令人會心一笑的插畫
他自稱是一個愛吃又隨性的插畫家,沒有靈感時一整個月都不會畫畫的人
喜歡藉由戴著面具觀察周遭有趣的時事
最好笑的是自己破梗面具根本沒有開孔,所以就算戴著也看不到面具外的世界 XD
推薦大家追蹤保羅先生的instagram會更了解圖文創作背後的逗趣故事
https://www.instagram.com/mr.paul_tw/
另外現場我也錄了保羅先生的自我介紹影片
帶點台灣國語腔的說話模式真的很幽默
https://youtu.be/dNFmItQMSbI
聽完一連兩場斜槓講座後騎車路上一直在想~
未來已經不是專精一個技能就免於不被淘汰的世代了
就像身為部落客一樣除了透過大量閱讀提升文筆之外還得精進自己的攝影功力
如能藉由興趣豐富自我人生,進而成為這領域的專家並為此帶來收入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關注更多活動請至粉絲團:
DaliArt國際藝術村:https://www.facebook.com/daliartresidencyprogram/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大家到下方"妙妙屋粉絲團"按讚!
您的支持, 是我前進的動力哦!
加入『妙妙屋』粉絲團
LINE@有訂閱功能唷~快來手機一秒加入!
♥吃喝玩樂♥視頻都在這裡!
不定期更新 Insta生活便利貼♥歡迎追蹤♥
留言列表